Skip to 美中全球议题对话项目 Full Site Menu Skip to main content
2018年2月26日

响应: 参与气候变化研究小组的思考

乔治城美中气候变化研究小组回顾

郝敏

我觉得参加乔治城中美气候变化研究小组对我自己个人研究的帮助和促进还是非常大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从合作对象来说,我是第一次和美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直接的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研讨合作。美国学者对于气候变化相关领域表现出的兴趣、投入度和专业度都让我印象深刻这个项目分工明确,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各个方面,比如政策、法律、技术、碳金融、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模型等等,我觉得从设计上来说也是非常科学,让我们不同的专业、学科的人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互通有无、互相学习,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另一个方面,从研究结果来说,根据历年的气候变化谈判,知识产权都是一个难题,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核心清洁能源技术都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里。发达国家的政府虽然愿意承诺以最低的花费来让发展中国家使用,但是这些技术往往属于一些私人企业、集团企业,政府有没有权利来强行进行技术转让,这对发达国家来说也是很严峻的挑战所以从结果上来讲,我们和Prof. Joanna Lewis对于这一部分的研究,一个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里面,包括相关的全球性的贸易公约,如TRIPS协议,有没有(条款)是我们能够援引的能够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气候友好技术的转让、开发、和应用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能通过在国际公约的许可范围内,利用一些弹性条款,最大限度的去争取到合理的、以最小成本来使用的清洁能源技术,这就是我们在课题中一直反复讨论的问题。

此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除了自己要不断的节能减排,不断达到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在促进南南合作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中国如何通过自己的政策或者法律法规来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更大限度的提供技术、资金和支持,这也是我们研究范围的一个部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涉及面很广,之前从来没有这么深入的了解过美国相关法律和政策保护以及国际公约,这次做了深入的梳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可能目前还不太成熟的想法和建议,(我们)也希望在未来中美面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中能够不断地进一步的去完善,创新,发现更多更好的模式和途径。

郝敏是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党政副主任。她 是中美全球议题对话项目气候变化研究小组的成员。


其他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