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美中全球议题对话项目 Full Site Menu Skip to main content
2017年5月31日

2016-2017年美中对话学生交流北京会议,2017年5月

在当今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气候变化、流行病以及政治不稳定只是全球未来几代人将要面对的严峻挑战的部分缩影。

乔治城大学美中全球议题对话于2016年启动了一项学生交流项目,召集青年领袖就上述议题进行探讨。首届学生交流小组由四名来自中国高校的学生和五名来自美国高校的学生组成。他们于去年秋季在华盛顿特区召开了首次会议,并于今年六月在北京重聚,总结一年以来的对话成果。

在两个学期中,学生小组成员围绕着“全球化的挑战”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积极的在线互动与面对面交流。

北京会议期间,在美中对话项目执行主任Dennis Wilder的带领下, 学生们有幸拜访了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并与陈延军参赞和一些中国外交部青年外交官一起探讨中美关系、了解中国外交部的各类职务。学生们还访问了美国驻北京大使馆,聆听四位来自不同部门的美国外交官的介绍。外交官们介绍了大使馆的工作情况,以及他们进入美国外交系统的经历。小组还与一位在北京工作的青年外国记者交流,了解中国迅速发展的媒体环境。

在北京举办的会议中,学生小组回归到数个主要议题。首先,是特朗普总统上任后,美国和中国政府迥异的全球化框架。中国学生对于美国认为其目前在亚太地区和全球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对美中合作的潜在影响有很多疑问。美国学生则对中国新兴的全球影响力有许多疑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学生们认为,中美合作仍然存在广阔的空间,可以使国际社会受益匪浅,但两国对对方意图的看法往往成为合作的阻碍。

会议中浮现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全球商业的伦理以及中美两国跨国合作行动背后的不同价值观念。乔治城大学John Kline教授主持了相关讨论,内容涉及两国年轻人应如何提高意识,更加深入地理解全球供应链以及其他商业活动的影响与后果。这一话题引发了学生们激烈而广泛的讨论,探讨两国在宗教和人权定义等方面价值观念的异同。

小组成员还就全球秩序的改变以及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总体而言,他们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和世界的现状持乐观态度。

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在二十一世纪,美国和中国有独特的机会和义务,通过共同努力以减轻全球贫困,遏制传染病的传播,减少地区冲突,并为被剥削的人口提供帮助。与此同时,同学们探讨了中美两国迥异的价值观体系及其在对外政策和全球治理方面起到的复杂作用。

北京会议为小组成员们提供了一个对本学生项目进行回顾与反思的机会。学生们一致认为这一年来的交流与对话达到了预期效果,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美两国在若干双边和全球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他们对学生项目的组织形式表示赞赏,认为这种形式使他们可以在保持相互的个人尊重与文化尊重的同时进行坦诚而有意义的对话。通过这一项目,小组成员之间建立了深厚而持久的个人友谊。他们希望借此保持联系,也希望能够继续参与美中对话项目的后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