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美中全球议题对话项目 Full Site Menu Skip to main content
2016年11月23日

响应: 推动气候变化全球议程的形成

巴黎大会后的气候变化治理:寻求实质性合作

郝敏教授, 国际关系学院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和美国在减少排放方面一直承受着来自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在过去的30年间,中美气候合作经历了从零开始到形成书面协议的过渡过程。如今,气候变化合作已发展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亮点。随着201512月《巴黎协定》的签署,一个前所未有的气候变化合作与全球治理的崭新平台呈现在世界面前。

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的意义已经超越环境安全本身,而成为双方经济结构转型、能源结构优化、低碳科技研究以及新型贸易合作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一环。尽管如此,两国之间的合作仍然缺乏深度,缺少一个长期的合作目标与清晰的路线规划。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和美国需要建立一个更有效的合作机制;两国需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并增强政治互信,为应对气候变化建立一个广阔、深刻而稳定的架构。

目前,两国都充分意识到了气候变化对于国家政治经济利益、国际责任及全球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对于美国来说,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能源问题不仅关乎其环境安全和国际形象,更关乎其世界领导地位及国家安全。而对中国而言,气候变化与调整能源结构以及抓住当前绿色科技革命有利时机息息相关。因此,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的意义远不止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本身这样简单。

鉴于两国政治体系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一致、政治互信缺乏等现实情况,目前的中美气候变化合作还停留在具有象征意义的战略层面,合作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与深度。首先,美国与中国对于国际公约及各自发展前景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有着不同的认识。其次,对于“合作”概念的理解是建立在两国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不同利益与不同起点之上的。

 中国期待从美国得到更多的资金与技术支持;而美国相信“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交换”,这意味着美国援助中国的经济利益应当有所回报。第三,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战略立场与两国各自的国家发展相关。中国的国家战略布局旨在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与中国不同,经济发展已不再是美国最重要的发展目标。关注气候变化是其培育新型绿色经济增长的战略手段,是在全球治理新模式下修复国际形象以巩固其在世界的统治地位的战略方法。

2014年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无疑标志着中美气候变化合作达到了新的高度,反映了两国高层决策者在国内倡导低碳减排的决心。该声明还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领域建立了一个既适用于发达国家又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新的合作模式。为进一步落实宏伟的气候目标,双方都将依靠美中气候变化工作组、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现有的机制和渠道来加强双边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美国大选可能会影响到目前美国国内气候政策的可持续性以及中美间的气候变化合作。但我对此持乐观态度,因为在气候变化这一问题上,美国两党精英立场相近,均意识到中美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美国国内气候变化政策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中国已正式表态,声明人民相信一个明智的政治领导人应该采取符合国际趋势的政治立场。


其他回应